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日前,牙克石市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在美丽林都牙克石这片275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1.3﹪。
多年来,牙克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对内蒙古所做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核心理念,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工作中积极落实“守”的责任,树立“望”的意识,弘扬“相助”的优良传统,把创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将创建工作融入到全市工作的各个环节,覆盖到全社会各个方面,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落实。通过加快打造“岭上林都、北国药都、中国薯都”建设,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走出了一条独具林区特色的民族地区绿色美丽发展之路。
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建立了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的推进机制,把创建活动做成“全市总动员、同唱一首歌”。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各族党员干部做到“三带头”,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三个人人”,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
凝聚创建共识,推进全面发展。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真正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我市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性,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布署,确立“一盘棋”意识。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实施了经济发展提升、基础设施提质、生态文明永续发展、民生质量改善、民族文化传承、精准扶贫攻坚、民族干部培养等重点工程,走出了一条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为主线,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新路子。
示范引领,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截止2018年,共召开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十次,表彰奖励了298个模范集体、545名模范个人和18户多民族和睦家庭;开展了民族团结好少年和民族文化之星评选活动,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了一大批热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典范。
创新载体,推进社区民族工作网格化管理。以城镇社区为平台,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行街长制,建立社区民族之家,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引导各族群众行动上交往、语言上交流、思想上交心、感情上交融,构建了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社区工作网络。编写民族团结进步校本教材,在校园播撒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以“四大基地”为引领,带动繁荣发展。几年来,投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费138.3万元,高质量打造了少数民族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少数民族创业就业基地、达斡尔民族村村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少数民族艺术培训基地,开展劳动技能、创业就业、民族文化艺术等培训,引领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进一步夯实了各民族携手同步奔小康的基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如今的牙克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全面形成,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中华民族一家亲观念明显增强;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不断涌现。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进,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再立新功。
(责编:孙婷)